中国人与欧洲人肌肤异同点:
角质细胞大小、角质穿透性和皮肤防御功能亚洲人和白人基本无差异;
针对欧美皮肤开发的护肤品,亚洲人同样能吸收,有效果。
黑色素差异
黑色素分布差异,决定美白淡斑产品的设计思路
►差别:
亚洲人与白人黑色素会聚集;
分布:白人分布在基底层,亚洲人基底层和角质层都有;
►观点:
亚洲人与白人容易出现色素聚集形成斑点;因此,欧美人不需要美白,倾向于淡斑;
亚洲人要淡斑也要美白。市面上的欧系美白产品,其实是适用于亚洲人肤质。
黑色素大小与数量
黑色素数量大小决定皮肤抗晒能力与防晒产品设计
►差别:
大小:黑色素越大皮肤抗晒性越好。亚洲人>白人。
数量:1mm²皮肤。白人<1000;亚洲人≈1300;
►观点:
白人色素少皮肤白,只需防晒伤,产品倾向于UVB防护(UVB晒伤,UVA晒黑);亚洲人怕黑也怕晒伤。不过欧美***发现UVA是皮肤癌的重要诱因,后来的产品同时兼顾了UVA和UVB防护能力,因此防护性和日系产品没区别,只是使用感不用。
皮脂腺差异
皮脂分泌量决定皮肤对保湿的需求
►差别:
数量:白人与亚洲人的皮脂腺数量没有差别;
皮脂分泌量:亚洲人的分泌量显著高于白种人;
►观点:亚洲皮肤比白人分泌更多油脂。因此对保湿产品的油脂需求更少。所以欧美产品比日韩产品更油腻。
结论:欧美产品更加油腻
***层差异
弹性和胶原影响皮肤弹性,是开发抗老产品的依据
►差别:
纤维细胞:亚洲人比白人敏感度更高,容易出现瘢痕;
胶原纤维:亚洲皮肤胶原酶高于白人,更易出现胶原分解
►观点: 亚洲抗老产品常利用植物成分,阻止弹性与胶原纤维分解;欧美产品多使用细胞能量剂,刺激细胞分裂代谢成分有待验证,刺激性有待验证。思路不同,但两种方法都能改善老化,具体哪个更好现在仍然没有结论。
结论:偏向于亚洲日韩系
环境差异
空气湿度不同
南方:南方气候温暖潮润,日韩系用起来更舒服
北方:北方早晚温差大,韩系或者欧美
中部:日韩系
►亚洲品牌更适合亚洲人。欧美皮肤与亚洲皮肤的***区别是:油脂分泌与黑色素分布,亚洲人皮肤衰老比欧洲人皮肤慢
亚洲女性的皱纹相比欧洲女性的皱纹轻得多,欧洲女性出现皱纹的年纪比亚洲女性早出现10年。欧美女性眼角鱼尾纹的发生率。是亚洲女性的2倍。
美国的白色人种中,20%的人一生中要患皮肤癌。这和紫外线有很大的关系,相比欧洲亚洲人得皮肤癌的发病率更低。
其他生理指标非常接近。额!还有其他吗?没了应该~!
(饮食和作息气候影响是很大的)
▼
智商差别
美国心理学协会和英国阿尔斯特大学教授林恩,耗费30年时间针对130多个***人群的平均智商进行研究后,得到以下平均数据:
中国人:105
欧洲人:100